从“集中供暖”到“集中供冷”?集中供冷进入寻常百姓家还需多久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3-08-04 21:16:51

“集中供暖”都听过,“集中供冷”听过的人却少之又少。

近期,多地高温持续,空调负荷不断增加,为了应对高温,全国多个城市开始探索“区域集中供冷”,广州图书馆、济南CBD片区……都开始实行区域集中供冷。


【资料图】

事实上,区域集中供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即鼓励各地城镇区域开展集中供冷,部分城市也做过一些相关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北京中关村西区、广州大学城、深圳前海、合肥滨湖新区金融港……都使用区域集中供冷。

从“集中供暖”到“集中供冷”,低碳生活正在形成大趋势。区域集中供冷会不会成为未来新基建?

什么是区域集中供冷?

2004年,广州大学城“开城”,即启用“区域集中供冷”,让首批入驻的师生们享受夏日清凉。该项目总投资达亿元,供冷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是当时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

从此“集中供冷”越来越多进入人们视野。

区域集中供冷是把供冷范围从单独建筑扩展到某区域覆盖的建筑范围。因此,区域集中供冷也被称为区域供冷。集中供冷系统通常由能源站(冷热源)、输送管网、换冷(热)站和用冷末端(如风机盘管)组成, 供冷方式通常为能源站间与建筑群间通过区域供冷管网,向用冷末端输送冷水,整个供冷系统类似人体的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集中供冷”的原理与北方冬季的“集中供暖”原理相似,却又有所不同。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主任、教授级高工王永红对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介绍,“虽然都是通过水的温差来达到区域供暖或供冷的效果,但是区域供冷不像区域供暖那样可以大温差,比如供暖时热水可以烧到95,回水温度60,有30多的温差;区域集中供冷一般是4或5供13左右回,温差不能特别大。”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蔺一向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目前集中供冷的各种形式。目前,集中供冷的形式不同主要体现为制冷技术的差别和冷(热)源的不同。制冷技术通常可分为电制冷和热驱制冷,具体可体现为吸收式、吸附式制冷、蓄冰、热泵、燃气锅炉制冷等。根据制冷技术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冷(热)源,包括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天然气等等,此外,还有磁制冷、声波制冷等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区域集中供冷为什么没有大规模使用?

由于供冷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模式和收费标准等因素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集中供冷”目前并未大规模走入居民家庭,仍处于在商务区、工业园区等容积率高、用冷负荷大的区域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

王永红介绍,区域集中供冷因为受温差限制,输配半径不宜过大,而且要求建筑密度尽量高,以减少水泵的能耗,“从业内经验来看,集中供冷的输配半径在2公里以内比较合适,最远不能超过3公里,前提是使用冰蓄冷技术来达到10的温差,如我们熟知的北京中关村西区、深圳前海、合肥滨湖新区金融港都是用的冰蓄冷技术,但是冰蓄冷技术也有弊端:对于建筑本身用能来讲,并不算节能技术。”

蔺一表示,区域集中供冷没有大规模使用也有技术和成本的原因。集中供冷是个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对于新建项目,集中供冷存在前期投资较大的问题,已建项目实施集中供冷面临着建设和改造成本高的问题。虽然在已经开展集中供热的区域,供冷和供热管网可以实现 “一网两用”,减少部分改造成本。但大部分建筑供热末端为暖气散热片采暖,若要保证集中供冷的质量,需在室内改造管路、线路并加装风机盘管,除了需要额外成本外,此项工作可能对房屋结构、室内装修造成损坏。另外,对于容积率低、用冷个性化需求高的区域,独立分散的空调系统可以更高效地满足用户的用冷需求,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也会低于集中供冷。因此,对于已建建筑,尤其是已经采用空调制冷的区域,现阶段并不适宜开展集中供冷模式。

进入寻常百姓家还需多久?用低碳技术挖掘市场潜力

尽管种种原因让集中供冷发展受限,但是集中供冷系统在节约成本及能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蔺一介绍,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相结合的集中供冷,用冷负荷时段与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曲线匹配程度相对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减排效果更为显著,可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目前,广州、深圳、济南、三亚、武汉、北京等地的集中供冷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且呈现出了提速发展的趋势。

区域集中供冷在中国已有超过20年的发展历程,用节能降碳的新技术来挖掘市场成为大势所趋。王永红建议,“可以通过主动节能与被动节能相结合的方式来为集中供冷减碳。所谓的被动节能就是增加围护结构的保温体系来减少建筑本体的耗能量,目前在推的超低能耗建筑就是增强建筑墙体和窗户的保温性能,增强建筑整体的气密性;主动节能就是采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供冷供热,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和光热都是能减少碳排放的不错供能形式,同时采用高效的空气热回收装置减少换气时的能源浪费。所以,挖掘集中供冷的市场潜力既要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又要加强设计与施工管理。”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